在当今教育领域,自主游戏被视为促进幼儿全面发展的重要方式。2023年12月16日,合肥幼教集团康利幼儿园成功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自主游戏案例汇报活动,旨在加强教师对自主游戏的研究,掌握有效的组织与指导策略,进而更好地支持幼儿的游戏活动。此次活动不仅是一个成果的展示,更是教师之间深入交流、互相学习的宝贵机会。
此次汇报活动中,教师们聚焦于幼儿真实的游戏体验,围绕游戏的背景、观察记录、分析解读和回应支持等多个角度进行了详尽的汇报,内容丰富多样,采用了图片、视频和文字解读相结合的形式,让在场的观众仿佛置身于孩子们的游戏世界。
小一班的张成兰老师分享了题为《搭建滑滑梯》的自主游戏案例。她详细讲述了在游戏过程中是如何支持幼儿进行思考和尝试,鼓励孩子们使用不相同的材料来滑滑梯的搭建,将“想玩”转化为“创造”。这种引导方式不仅激发了幼儿的创造性思维,还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到了设计和搭建的乐趣。
来自小二班的教师在《我们的小火车》游戏中,见证了幼儿从无目的的自由搭建,逐渐演变到有主题的制作。当教师给予幼儿更多的自主权,并放手支持他们的实践时,孩子们展现出了无尽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积极投入到游戏之中,激发了他们大胆创新的热情。
另外,教师颜蓉以《百变魔尺》为自主游戏主题,通过细致观察幼儿的游戏行为,鼓励师幼共同梳理出魔尺旋转和重叠等一系列操作方法,创造出不同的造型。这种互动式的游戏支持方式,使幼儿在玩乐中持续不断的发展,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和空间思维。
在小四班,刘晨曦老师在《趣味投掷》游戏活动中,抓住了“意外”和“挑战”的教育契机。她鼓励幼儿通过实践掌握投掷技巧,并体会力量、距离和高度对于投掷结果的影响,使孩子们在游戏中学习物理知识,真正的完成了学以致用。
小五班的孩子们则经历了反复的搭建,积极表达自己的创意并自主选择材料,通过模仿和探索,成功搭建起了心目中的城堡。在这样的一个过程中,幼儿们不仅锻炼了协作能力,更感受到了创造的快乐。
中一班的幼儿们在搭建“隧道”的过程中,逐渐学会根据不同的材料和地形选择正真适合的搭建方式,并尝试将多个“隧道”连接在一起,形成多功能的复合道路,体验到游戏与生活经验之间的密切联系。
在中二班的活动中,幼儿从最初的简单搭建跷跷板,逐步尝试向上垒高的平衡木,探索力臂与等臂原理,最终在教师的引导下合作搭建了一座“平衡房子”。这一系列的探索活动,让孩子们在动手中体会抽象概念的具体应用,无疑是对他们逻辑思维能力的锻炼。
大一班幼儿在“大中国”主题活动中,展开了对苗族吊脚楼的搭建探索。他们从吊脚楼的结构着手,开展了关于苗家寨的主题式创作,同时完成了一场关于民间传统文化的探究之旅,为他们的文化认知打下了基础。
而在大二班,孩子们从无意识的挖沙活动,发展到有意识的挖河道,逐步理解水浑浊的原因,并热情参加治理黄河的讨论。这些活动塑造了幼儿的生态意识,让他们在游戏中感受到参与保护环境的重要性。
通过此次自主游戏案例分享活动,各班教师不仅展示了丰富的教学实践,还互相分享了经验与智慧。这样的交流不仅提升了教师的专业能力,也为幼儿自主游戏的发展注入了新的动力。教育并非一蹴而就,而是在这一次次的探索与实践中不断深化、演绎的。
总之,自主游戏不单单是幼儿的娱乐活动,更是学习与成长的重要方法。希望在未来的教学中,合肥幼教集团康利幼儿园能继续探索这一领域,为每一个孩子的成长之路铺就更加宽广的天地。让我们期待孩子们在游戏中收获更多,成长更快!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