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育师也可以评职称了!前不久,厦门12人获得“初级托育师专业方面技术资格证”,成为全国第一批获评职称的托育师。
厦门在全国率先建立托育专业方面技术职称体系。相关负责这个的人说,这是托育服务人才队伍建设的重大突破和制度创新,是托育服务人才教育培训模式的一次有益探索。这将有利于推动托育服务人才引得进、留得住、干得好,促进托育服务人才整体素质提升,为我市托育行业规范化高水平发展积累有效经验,也为全国创新高层次托育人才教育培训模式贡献“厦门经验”。
据统计,截至2024年11月底,全市共有托育机构415家,3000多人从事托育服务。作为全国第一批婴幼儿照护服务示范城市及中央财政支持的普惠托育服务发展示范项目的践行地,一场围绕托育服务的改革,正在厦门这座充满了许多活力与温情的城市落地、生根、发芽、开花。
2016年,梁薇的双胞胎儿子出生。梁薇是一名幼师,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起先她觉得,自己带两个孩子肯定没问题。但作为新手妈妈,她要同时照顾两个娃,这个娃饿了,那个娃拉了,她常常忙得团团转,既辛苦又焦虑。
在孩子七个月时,梁薇实在坚持不住了,于是跟家人商量:把孩子送去托育机构吧!那时,梁薇家门口就有一家托育机构。虽然孩子顺利进园了,但她还是很焦虑:孩子这么小,连爬都还不会,在里面能适应吗?她借着喂奶和送辅食的机会,一天进园七八次“打探”。
每天她去接孩子时,机构的工作人员都会告诉她孩子当天吃了多少、喝了多少、做了什么活动……孩子一点一点发生明显的变化,她也逐渐放下心来。她也有了自己的时间,运动、工作、调整情绪,接回孩子后,放下手机全身心陪伴他们。
起先家里老人反对将这么小的孩子送托,可无奈自己年事已高,力不从心,只好同意。梁薇说,老人之前常推着婴儿车去松柏公园,之后再去,别人听说小孩被送去托育机构了,往往就会说:“他们还这么小,你们怎么这么狠心啊?”老人都不好意思回答。不过后来看到孙子们快乐成长,老人也变成了托育机构的“铁粉”。
双胞胎送托三年,之后与幼儿园无缝衔接,现在已经是小学三年级学生。梁薇说,两个孩子写得一手好字,动静分明,有很强的自理能力,还会帮忙做饭洗碗,也没有分离焦虑,从未闹着不上学。回顾起来,这很大一部分要归功于托育机构的精心、科学养育。
2019年,梁薇搬家到海沧,萌生了开办一家专业托育机构的想法。一年后,她在海沧海虹社区里开办了海萌萌托育中心,这是福建省首批国家普惠托育服务试点单位之一。现在,中心旗下拥有三家直营园:海虹普惠示范园、天湖社区托育家和未来海岸旗舰园。
2023年,梁薇再次怀孕,又是一对双胞胎男孩。梁薇说,虽然是意外怀上的,但鼓励自己继续生育的勇气,还是托育机构这个坚强后盾。“孩子从3个月大起,白天就待在托育中心,现在已经一岁多了。”梁薇说。
拥有学前教育和教育管理双学位的梁薇,已在婴幼儿教育行业深耕16年。“我希望把照护婴幼儿当作一辈子的事业。”梁薇说道。
对于许靖晗来说,入行纯属是因为热爱。她是内蒙古人,从小就有个“大海情结”,因此在内蒙古上完大学后,就投奔在厦门做生意的父母。
许靖晗大学学的是学前教育专业,实习时,她看到脸蛋红扑扑的小孩,觉得特别可爱。看到大街上卖的婴幼儿产品,她也忍不住驻足停留。毕业后,她还去过北京、大连、青岛等地的早教机构参观。来到厦门后,许靖晗在思明区的一家托育机构里当起了老师:“每个人来到世上都有他的使命,我觉得我的使命就是照看0—3岁的孩子。”
许靖晗说,自己跟小孩子相处时就像“打了鸡血”。“有时候生理期肚子不舒服,但一到给孩子上课,状态马上就变好了,整节课肚子都不疼。可家长一来接走孩子,我又感觉疼得厉害。”她说,自己跟孩子相处的每个瞬间都很开心。
现在,许靖晗是嘉幼托育中心的园长,这是一家开在软件园三期的托育中心,也是集美区首个区属国企开办的普惠性托育机构。
前不久,许靖晗外出参加培训,中途有事回了一趟托育中心,正在巡班时,被小托班的一名小男孩看到了,他大喊起来:“园长妈妈,你回来啦?”许靖晗说,当时小男孩刚换完纸尿裤,正在提裤子。她赶紧跑过去问他:“有没有想我呀?”然后两人拥抱,许靖晗还被男孩亲了一口。“你看,这个‘鸡血’又来了!”许靖晗笑着说。
42岁的翔安马巷人洪翠芳,从事幼儿教育已20年。她在马巷两个社区开办了两家幼儿园,现在都是区级示范园。早在10年前,她就创办了“儿童之家”托育园,近两年陆续扩大规模。
2005年,学前教育专业毕业的洪翠芳回到马巷,从事幼教工作。她看到当时的村办幼儿园条件简陋,便萌生了自己创办幼儿园的想法。于是,她将家里闲置的酒厂,改造成一家条件不错的幼儿园。
第一个学期招了40多名小孩,洪翠芳又带又教,但渐渐地发现力不从心。“之后每个学期,招收的孩子都会增加五六十人。”洪翠芳说,幼儿园靠近工业园区,有许多双职工的小孩,因此不愁没有生源。高峰期是在2016年至2019年间,当时已扩展到两个园,都招满了。
办学过程中,洪翠芳发现了更低龄孩子的照护市场,于是2015年,她依托幼儿园开办了第一家面向0—3岁的托育园——“儿童之家”。“其实,我们在幼儿园里也开办了小小班,收费相比来说较低,但发现家长们有更高的要求,于是就再开办了配套更好的托育园。”洪翠芳说。
托育园刚开办时,洪翠芳利用300多平方米的场地,开办了3个班,每个班有15至20人,其中两周岁以上的孩子总共近30名,一岁多的孩子有十多名。2023年,洪翠芳利用闲置的小学场地,又新开办了两家托育中心,面积都超过1000平方米。
洪翠芳说,在托育园里,老师们除了生活上照护孩子,还需要很多专业相关知识。她曾经花费百万元学习,并将两名老师送去学习,考取了蒙氏教育资格证书。后来,她又以股份的方式,把托育园的园长变成了合伙人。
要当好托育师,不能光凭一股热情,还得有专业相关知识。许靖晗说,对于小月龄的孩子来说,哭就是他们的语言表达,托育师要“听得懂哭声”。孩子虽然还不会说话,但平时托育师要多跟他们说话,比如,一边给孩子换纸尿裤一边说:“宝贝,我们要换纸尿裤了。现在我们把脏脏的纸尿裤换下来,小屁屁清洗一下……”她说,每一步都要告诉孩子,他们可以通过大人的面部表情、语音语调听懂大人的话。
“我们不是保姆。”许靖晗补充说,托育师除了要耐心、细心、有爱心,还要懂得婴幼儿的心理和语言,懂得照护和教学技能,并不是只有“屎尿屁”相关的事。
托育园里的老师不仅要面对幼儿,还要频繁地面对家长。梁薇的托育园里,曾有一名6个月大的孩子,家长一开始要求每两个小时给孩子喂200毫升奶,要严格执行。梁薇说,有几次孩子在睡觉,没有喝奶,家长就质问怎么不把孩子叫起来喝奶。但是,孩子的眼周泛红,是积食的表现。她只能跟家长沟通,好不容易才说服对方,要相信托育园里的老师。
孩子3岁了,去上幼儿园,大家都觉得很正常。可若孩子才1岁就被送到托育中心,有些人会认为家长有点“狠心”。梁薇说,有些人对托育园存在偏见,其实,0—3岁是幼儿成长和发育的“机遇窗口期”,若能得到更科学的照护,能够尽可能的防止将来青春期出现问题。
许靖晗说,在托育中心里,老师们会细心观察孩子的一言一行,如出现咬人、情绪不稳定等,老师会问家长:“最近你们在家里是怎么相处的?老师可以和家长来一起分析原因。”
至于家长担心的孩子与父母之间的依恋问题、孩子的安全感问题等,梁薇说,即使孩子不送托育中心,妈妈产假一结束也要回到工作岗位,白天也要与孩子分离。“只要有高质量的陪伴,孩子都是认准父母的,不需要过多的担心被别人‘抢走’。”
“因为爱,所以爱。”许靖晗说,作为托育师,如果没有热爱,无法在这个行业长久坚持。在园里,老师和孩子的关系很亲密,孩子周末回家两天,很多老师还会想念孩子。有的父母休假,一星期没送孩子到托育中心,老师“想得抓肝挠肺”!“这是真的!”许靖晗说,这样的老师,你根本不需要过多的担心也许会出现虐待等问题。
许靖晗所在的嘉幼托育中心,室内面积1000平方米,户外600平方米,普惠托位120个,然而2024年下半年招生不足50人。按照政策规定,师生配比是1:3,但许靖晗介绍,目前园里的比例约是1:2。“老师都配齐了,但孩子没配齐。”许靖晗说。
梁薇也遇到了类似的问题。国家卫生健康委此前发布的报告数据显示,我国3岁以下婴幼儿家庭,超三成有入托需求,但实际入托率仅7.86%。公开资料显示,目前厦门适龄幼儿入托率为5.7%,托位使用率37.6%,超六成托位处于空置状态。梁薇说,一些发达国家的入托率在30%左右,芬兰高达60%,“如果我们的入托率能达到30%,我们就不用愁了”。
家长们关注的另一个焦点是托育收费,不少人以为托育价格高昂。其实,近年来,托育中心的收费一直在下降,许靖晗和梁薇均表示,旗下的托育中心是普惠园,收费每月不到2000元。
前几年,托育机构时常遇到这一种的问题:托育老师们摇摆不定,都在等待幼儿园开学,想要去幼儿园上班。但从2022年下半年开始,这一现象出现了反转,队伍逐渐稳定下来,有更多幼儿园的老师到托育中心寻找机会。
据市卫健委的调查显示,我市托育保育从业人员中,68%拥有大专以上学历,63%拥有幼师资格证,43%持有保育员证书,45%持有育婴师证。但从工作年限来看,从事托育服务行业时间比较短,相对集中在2年以下。其根本原因是缺乏获得感和认同感,看不到职业前景。
“我们要专业人才。”梁薇说,目前,除了南洋学院开办了“婴幼儿托育服务与管理”专业外,厦门其他高校较少见到有关专业,她希望更多具有专业背景的人才投入托育服务,让家长们更放心更信任,把科学照护的理念延伸到每个家庭中。
据市卫健委介绍,今年全市拟新增不少于2000个普惠托位,对开展乳儿班(12个月龄以下)、托小班(12个月至24个月龄)给予激励性奖补。各区按照普惠托育机构0—2岁婴幼儿收托情况,发放相应激励性奖补,让机构在普惠收费价格标准基础上,降低乳儿班、托小班收托价格。岛内两区乳儿班人均优惠2400元/月,托小班人均优惠1400元/月;岛外四区乳儿班人均优惠2100元/月,托小班人均优惠1100元/月。目前全市实施激励性奖补项目的普惠托育机构有103家。